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发布人:1  点击率:2134  
     每个孩子都具有潜在的或正在萌发的创造能力,而这种创造能力对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创造能力是智力活动的一种表现,创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自信、自立、兴趣广泛、喜欢探索、情感丰富等。这些品质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家庭教
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是每一个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营造大环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19世纪,德国的著名“神童”卡尔·威特的父亲打个比方,说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提高,甚至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提问,就等于是给孩子施行了一种催眠术,使孩子陷入到一种消极的幻觉状态,连眼前的人和物都看不到了。也就是说父母使孩子的
探索精神白白枯死,孩子就会坠入蒙昧状态,变得懒惰和愚蠢。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的性格活泼、乐观、心情舒畅,孩子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有时候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其执着令人惊讶,有的问题父母也难以回答。家长应热情、耐心地对待孩子的提问,绝不能不耐烦地说“去去去,真麻烦”,或很神秘地说“等你以后长大了就明白了”这类的话。如此种种,其结果必然会使孩子对周转事物的新鲜感慢慢减少,创造的热情也随之降低。做为家长,我们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种种他们能够接受的问题,引导他去思考、去观察。如,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去探索:两个颜色、大小完全相同的球,一个是木头做的,一个是石头做的,我们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它们区别开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孩子用牙咬、烧一烧等奇思妙想要给予重视和引导,千万不要非按家长的想法把球放在水里来分辨才算正确,鼓励孩子大胆地去想去做大人们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坚持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从而给孩子灌输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使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
     二、牵手大自然,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自然界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教师,它具有无比丰富的知识,一切书本的知识都来源于它们,然而又远远不及它们所包含的知识丰富。人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还要在自然界中加以检验、补充、扩展。因此,要想孩子获得更丰富、更生动的知识,最好
是让孩子经常放下书本,到大自然中最观察、了解、思考。
春华秋实,大自然总是不断地奉献给人类很多的东西。做为家长,我们应该带着孩子去接受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礼物,应时常牵着孩子的手,引导他们去探索、去接受。
      三、开展造型活动,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对于孩子的教育,应把培养他的想像力放在首位。有许多父母教育孩子,总是只注重灌输各种知识,却忽视了对孩子想像力的培养。大人们对孩子循规蹈矩的教育,往往会扼杀孩子的想像力,把孩子的学习变得呆板、枯燥、乏味。造型活动能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更是孩子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在造型活动中,使用的各种新奇有趣的材料、工具和变化多端的活动方式无不给孩子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和持久的创作热情。一般来说,每个孩子都乐于画画、折纸、捏泥、拼贴、玩积木、玩雪等活动。家长要善于按照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参与各种造型活动。在造型活动中,家长要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型。例如,积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造型玩具,它可用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像和造型能力。家长可让孩子用积木搭起一个尽可能高的“建筑物”,当孩子不断增加“建筑物”的高度时,倒塌的危险也直线上升。家长可引导孩子想方设法,将“建筑物”搭得既高又不容易倒塌,以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孩子一旦对外界事物有所认识后,就会在造型活动中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出他那些稚拙的认识和强烈的情感。但有时孩子的创造性往往不被成人所理解。为了在造型活动中增减孩子的创造能力,家长不要以孩子的作品像不像某个物体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应让孩子从自己的作品及家长的鼓励中体会到造型活动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和快
乐。
 总之,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在生活环境中逐渐培养出来的。研究表明,创造力强的人,小时候一般比较顽皮敢于大胆想像和质疑,富有首创性。而过分的威严和强制,太多的干涉和禁止,则会抵制孩子的独创性和创造性,妨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要培养出想像力丰富的孩子,家长就必须开动脑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调动起孩子的
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孩子想像的兴趣。

地址:石家庄谈固西街91号 电话:0311-85051572 

技术支持2006—2009©河北广恒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中国幼儿网 http://www.cn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