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特征
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发病较少,夏秋季多见。5~8月为高发季节。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暴发流行后可以有散在发生病例。 传染源
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及健康带毒者。
病人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的时间较长,约3-5周,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对手足口病的各型病毒普遍易感,尤其是托幼机构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但易感性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没有疫苗和特异性预防及治疗方法。
消毒
这种病毒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氧化剂、甲醛、碘酒也能使其灭活。
注意:75%酒精、5%来苏水对肠道病毒各型没有作用,病毒还对酸性物质有抵抗力。
托幼机构预防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预防性消毒)
3、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预防性消毒)
4、每日坚持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5、制定食谱多样化,加强营养,增进幼儿食欲。
建议家长:
1、 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3、 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净双手;
4、 打喷嚏或咳嗽要掩鼻;
5、 儿童玩具或用品要经常清洗消毒;(含氯消毒液)
6、 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
7、 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8、 患病儿童应在家隔离,直至病状消失并持一级以上的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方可回幼儿园上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