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进餐情况,全园落实幼儿服务理念,增强幼儿园伙食透明度。我园订于2013年3月15日为小班伙食开放日,2013年4月15日为中、大班伙食开放日。家长可选择早餐或午餐进班观看自己的宝宝在园的用餐情况,并可品尝幼儿园菜肴、观察幼儿伙食量、菜肴色彩搭配、荤素搭配以及幼儿进餐习惯。品尝后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幼儿园膳食质量满意度调查表”。为优化幼儿园膳食质量出谋划策。

我园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从日常生活活动细节抓起,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一日常规入手重细节、贵坚持、收获好习惯。2012年11月29至30日组织家长进行半日活动观摩,以促进我园教育教学的提高家园共育的透明度。特邀请家长准时参加该活动。
各班半日观摩活动时间如下:


2012年11月29日上午(周四上午7:30—12:00)
大二班、中二班、中三班、小一班、小四班
2012年11月30日上午(周五上午7:30—12:00)
大一班、中一班、小二班、小三班、小五班

幼儿园膳食是家长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幼儿园进餐情况,全面落实幼儿服务理念,增强幼儿园伙食透明度。我园定于每个月的15日为“伙食开放日”,家长可选择早餐或午餐进班观看自己宝宝在园的用餐情况,并可品尝幼儿园菜肴,观察幼儿伙食量,菜肴色彩搭配,荤素搭配以及幼儿进餐习惯。品尝后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幼儿园膳食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为优化幼儿园膳食质量出谋划策。

如何让孩子爱上运动
发布人:莱克牡丹园  点击率:786  

       如何让孩子爱上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预防疾病。对于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现代的大学生来说,适当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具有好处的。不仅可以提高运动素质,还可以做到劳逸结合,使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对体育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爱好锻炼的生活方式。3岁——12岁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此时孩子在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和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人的可塑性大,最容易接受成人的引导与训练。所以,正是养成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好机会。如果错过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由于受旧习惯的干扰,新习惯就难以形成。
  人都说“生命在于运动”,可面对电视、电脑、漫画书的诱惑,孩子们却运动得越来越少了。7月26日,加拿大新闻社消息称,加拿大中学生在校的运动量普遍比预期少;英国政府的调查结果也显示,英国500万年龄在2—11岁的儿童,由于缺乏运动,目前都存在肥胖的问题。我国虽然还没有此类研究,但相关专家表示,中国的城市儿童同样普遍缺少运动。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生活质量极大改善,人与自然的接触却越来越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锻炼作为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身体全面发展:骨骼生长需要不断地吸收蛋白质和无机盐(特别是钙和磷),人体必须有足够的维生素才能使钙和磷很好地吸收。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麦角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另外,体育锻炼中,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使肌纤维变粗,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运动中,肌肉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而改善和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

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大脑工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发挥“聪明”功能。
    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摄取1/4升的氧气,而跑5千米,1分钟能吸取2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氧量来看,锻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就大不相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良好的体能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我们的调查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平均身高4厘米以上,肺活量多200毫升以上。此外,体育锻炼还能改善孩子的心理气质,形成热情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孩子拼搏意识: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也是争强好胜的,同时孩子应该是在无数次赞美与肯定中健康成长的。而体育锻炼正是孩子学习以外的另一块天地和乐园。跳高、跳远、跑步、单、双杠、球类等诸多体育项目均能让每个孩子找到自我的位置与空间。而学校所组织的运动会更是培养孩子拼搏意识的平台。看到别人跳得比自己高,自己刻苦练习……在运动中最容易激起人的拼搏精神。诚然!奥运精神中的拼搏对体育锻炼中的孩子无疑有着极大的启发。要拼搏就要有目标,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绝对是件大好事。

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孩子团队精神:运动不是一个人的,许多有益身体健康的运动都需几人甚至几十人。篮球、排球、接力跑、拔河等学校常见的比赛运动,需要孩子的同心协力。在训练中,孩子们需要相互的关心与帮助;在比赛中,孩子们需要团结、协作;面对比赛成绩时,大家共享胜利的喜悦,共担失败的责任,这种由体育运动所展示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是其它许多活动都无法比拟的。而如登山等集体活动中,孩子们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的团队精神将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总之,体育锻炼的好处很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只有不断地激发孩子的体育兴趣,持续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才能使孩子拥用健康的体格和旺盛的精力。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改变生活习惯,巧妙增加活动量

对于某些功课太紧或性格过于文静内向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改变一些日常生活习惯,巧妙地影响和引导孩子。比如让孩子步行或骑车上学;周末带领全家出去登山,去公园踏青;孩子们晚上做功课时,适当“中途休息”,带孩子到楼下散散步,这样不仅起到了运动的目的,还可以换换脑子,提高学习效率;在孩子们看世界杯或其他体育比赛时,鼓励他们到操场上去亲自尝试一下。一旦孩子们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益处,就自然会养成运动的习惯。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作为父母,所起的作用要远大于老师及健身专家。您的孩子一言一行都在模仿您,也包括是否参加运动。为您的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找些能够让您保持活动的事情来代替夜晚在电视机前消磨时光。在暖和的天气里,去户外骑车。如果天气太冷买一个立式单车、跑步机或是蹦床。您不能只去告诉孩子运动非常有趣。您需要亲自展示给他们看。因此带着您的孩子一起远足,骑车,划雪橇,游泳,溜冰。或是和他们一起跳绳,打篮球。

锻炼时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明确锻炼的目的和意义,讲究锻炼的科学性和兴趣性,调动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在锻炼过程中,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兴奋情绪中。
    注重身体的全面锻炼。
    
体育锻炼过程中,不但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发展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等各项身体素质,提高生活劳动所必需的跑、跳、投掷、攀登和游泳等实用技能。在锻炼中培养果断、机敏、勤奋、吃苦耐劳、大胆沉着的意志品质,起到健身、强身、养身之功效。 
    ●坚持正确的锻炼法则。身体是本钱,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中工作、学习的有力保障,有健康即有希望,有希望即有一切。健康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健康是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的。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体育运动是身心健康的保证之一。

●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喜欢各种运动。对于那些不爱运动或运动不自觉的孩子,父母应多给他们鼓励、引导,以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许多父母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其体格锻炼。学龄前儿童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绝不能忽视孩子的体能锻炼,可以用下面的标准衡量您的孩子,从而了解孩子的不足之处。孩子应学会一套健康早操。请父母了解一下,如果幼儿园没教,应该想办法让孩子学习,如果幼儿园教过,可是孩子自己不能完整做下来,这时父母要给予辅导,每天让孩子练习。孩子走路应该是步伐均匀,精神抖擞;跑步要上身稍前倾,两手半握拳,屈肘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用前脚掌着地跑;跑跳要屈膝摆臂,四肢协调,用力蹬地跳起,轻轻落地,保持平衡;平衡要上身正直,步伐均匀,上下肢协调,动作自然;投掷要挥臂,能在相距2—20米内抛接较大的球;攀登和钻爬要协调灵敏。

 

●给孩子创造运动的条件。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以增强孩子身体各部位的机能和适应环境

的能力,增强孩子的体质。

●让孩子养成爱好锻炼的生活方式。培养孩子早起锻炼身体的习惯。3岁——12岁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此时孩子在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和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人的可塑性大,最容易接受成人的引导与训练,正是养咸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好机会。如果错过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由于受旧习惯的干扰,新习惯就难以形成。

●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场地。训练孩子的运动能力,应该为他准备场地。场地毖须安全。父母不要整天将孩子关在家中。孩子从幼儿园出来时,总希望在外面玩一会,这时父母不要急着把孩子带回家,应该让他做些必要的户外活动,可以在居住地的周围找一块空地让孩子蹦蹦跳跳。有些住宅区周围过往的车辆很多,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安全。

●给孩子提供一些用具。孩子为运动而运动总感到枯燥,父母可为孩子配置必要用具,增加活动的兴趣性,如球类、橡皮筋。另外,为了方便孩子运动,应该让他穿运动鞋和运动服。

●父母可参与孩子的运动游戏。由于许多子女缺少玩伴,父母就不可避免要充当这一角色——当孩子的玩伴,如与孩子一起拍球、传球、单腿跳等。因为5——10岁的孩子竞争意识增加,他们重视行动后的结果,所以父母与孩子一起玩,可以促进孩子运动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