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幼儿春季过敏性疾病
春季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过敏性紫癜
本病季节性比较强,与儿童的过敏性体质有很大关系。患儿一般表现为皮疹、关节肿痛和胃肠道症状。最为典型的症状是在四肢,尤其下肢体出现比较密集的出血点皮疹。轻者关节肿痛、腹痛,重者出现便血、呕血现象,甚至发展为肠套叠、肠穿孔。如不及时治疗,则会造成肝肾损害,出现血尿,蛋白尿,甚至出现其他并发症危及生命。
过敏性紫癜在预防上应注意避免与致病原接触,如花粉、化学物品、油漆、汽油等;过敏性体质的儿童不要养宠物;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不要吃不洁食品,避免肠道寄生虫感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各种感染的免疫力;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一旦确诊最好住院治疗。
儿童性荨麻疹
俗称风疹块,严重时可有系统症状和过敏性休克。预防儿童荨麻疹,要积极寻找过敏原,并远离之,尽可能少去花粉多的地方或长时间逗留。如果有感冒发热或龋齿应积极治疗,少接触宠物,食物中的鱼虾及奶制品和一些少见食品等都是常见的诱因,必要时可停食。
丘疹性荨麻疹
多发生于腰、前臂和四肢的纺锤形红色风团样丘疹,严重时中央有水疱形成,可成批出现,数目不定,一周左右消退,留下短暂的色素沉着斑,目前认为是蚊虫叮咬和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诱发的过敏反应。
儿童风疹
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在急性期以皮肤红斑、小水疱,甚至糜烂渗出为主要损害,伴有剧烈瘙痒。其内因主要是患儿的遗传因素,外因则与上述引起荨麻疹中的各种因素相同,对此应以改善自身免疫功能状态和避免外界各种不良刺激为主,而改善免疫功能状态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应注意避免用碱性洗涤剂和热水烫洗,同时避免用力搔抓和摩擦,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
药物性皮炎
多是药物过敏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常见的几种药物有磺胺类、青霉素类、解热镇痛药和抗癫痫类。药物过敏轻者出现瘙痒和皮肤红斑,重者可全身皮肤黏膜溃破,损伤脏器、合并感染而危及生命。
药物性皮炎预防上应注意:不滥用药物,尽量少用易过敏的药物,需要做皮试时应按规定严格操作,阳性者禁用;对用药过程中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和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用并迅速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