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进餐情况,全园落实幼儿服务理念,增强幼儿园伙食透明度。我园订于2013年3月15日为小班伙食开放日,2013年4月15日为中、大班伙食开放日。家长可选择早餐或午餐进班观看自己的宝宝在园的用餐情况,并可品尝幼儿园菜肴、观察幼儿伙食量、菜肴色彩搭配、荤素搭配以及幼儿进餐习惯。品尝后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幼儿园膳食质量满意度调查表”。为优化幼儿园膳食质量出谋划策。

我园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从日常生活活动细节抓起,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一日常规入手重细节、贵坚持、收获好习惯。2012年11月29至30日组织家长进行半日活动观摩,以促进我园教育教学的提高家园共育的透明度。特邀请家长准时参加该活动。
各班半日观摩活动时间如下:


2012年11月29日上午(周四上午7:30—12:00)
大二班、中二班、中三班、小一班、小四班
2012年11月30日上午(周五上午7:30—12:00)
大一班、中一班、小二班、小三班、小五班

幼儿园膳食是家长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幼儿园进餐情况,全面落实幼儿服务理念,增强幼儿园伙食透明度。我园定于每个月的15日为“伙食开放日”,家长可选择早餐或午餐进班观看自己宝宝在园的用餐情况,并可品尝幼儿园菜肴,观察幼儿伙食量,菜肴色彩搭配,荤素搭配以及幼儿进餐习惯。品尝后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幼儿园膳食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为优化幼儿园膳食质量出谋划策。

小儿偏食怎么办?
发布人:莱克一幼  点击率:1044  

      众所周知,小儿偏食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开始多发生在幼儿时期。长久偏食以后会给孩子的健康发育成长带来危害。矫治偏食并不难,既然偏食是受环境心理因素的影响,是由后天观察、学习中得来的,那末仍可通过重新学习、积极进行心理治疗来矫正偏食行为。心理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说教法:父母或老师向儿童说明偏食的害处,告诉孩子各种食物中含有人体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缺少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说教要实事求是,要有科学性,举例要生动,这样对学龄儿童或学龄前儿童才会取得较满意的矫正效果。

    2.奖励法:凡对孩子不吃的食物,经过劝导能少量进食时,应予奖励。这首先必须对孩子的需求心理有充分的了解,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奖励,如有个孩子不吃鸡蛋,经过劝说并说明如果改正就带他到动物园看珍奇动物。孩子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吃了鸡蛋以后感到很高兴,味道也很好,以后逐渐就消除了偏食的坏习惯。

    3.脱敏法:即事前不让小儿知道,在他最喜欢吃的食物中掺入不吃的食物成分。如有的孩子不吃牛肉、羊肉、虾、姜、芹菜等,可切成碎末,拌在菜里或拌在饺子馅中,开始少量,以后再逐渐增加,当增加一定程度后,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习惯了,此法对较顽固的偏食孩子,常收到良好的改正效果。但施行时需要耐心,不可急躁,一旦获得改正,尚需不断强化巩固效果,否则,如果放弃约束,其偏食行为往往容易反复。

    4.惩罚法:父母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心理,对他不吃某种食物时,可以取消他认为最有兴趣的活动,时间一长,就会达到克服偏食的习惯。

    总之,偏食的心理矫正和治疗,应采取综合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矫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