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26号,我们一行三人来到石家庄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分享阅读讲座培训。本次培训使我们对分享阅读课程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次培训的日程安排的很全面,有多个专题讲座及近十节观摩公开课,(但由于分第一、第二会场所以没有听全,很遗憾),以下是我对本次外出学习的感受及体会。
首先,这几场讲座让我觉得共同的一点是:阅读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为此幼儿园和家庭都要重视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在幼儿园,我们老师应该引导幼儿多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利用图画、绘画、和其它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经验。通过听讲座反思我园幼儿大部分存在的问题:1、只愿意听大人讲,不愿意自己看。2、翻书速度过快,频繁更换图书。3、对图画观察不仔细,只关注图画中人物或动植物的的颜色、形象,不关注相互之间的关系;不能将故事前后进行比较合理的串联。4、在讲述图书时缺乏语言上的承接,也顾及不到与别人交流。那么如何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呢,专家提出:1、为幼儿精心选择适宜性而充足的图书。2、班班建立“图书馆”3、创设温馨舒适的图书角4、让早期阅读教育走入每一个家庭5、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在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家庭环境、家长的自身素质、教养态度、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引领家长对幼儿进行早教阅读的培养呢?我认为,可以同以下几个途径:1、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创设阅读环境,帮助幼儿树立全新的阅读理念。2、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以丰富的家园活动为载体,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的阅读氛围。3、通过开展“书香校园”亲子阅读月活动,科学指导家长亲子阅读。
这两天,我欣赏到了几节非常好的示范课,这些老师都是各幼儿园的优秀老师,她们上课的技巧也都非常好,在引领孩子观察、讲述时处理的也很到位,对课上的突发状况也处理的合理,在示范课《大跳龙》的第一阶段,教师采取了我们平常很少用的倒序的方法,因为有很多书的封面都会给孩子们太多的信息,他们容易一下子就猜出故事的结局,而这位老师,就采取了先让孩子阅读内页,体验故事的转折及幽默的结尾,最后让孩子们去猜测“大跳龙”是谁?当孩子猜出时在出示封面,让幼儿了解到原来封面有很多信息都告诉了我们,谁是“大跳龙”,老师紧接着又不失时机的给幼儿讲了封面的重要性,幼儿的印象就很深刻了。还有另一位老师上的《大跳龙》的第三阶段,她在给幼儿讲解表演的规则及应该准备什么样的教具时很详细,同时制定了“角色分配表”“表演评价表”等多个表格,幼儿按照这位老师的引领及长时间的培养呈现出来的演出是完整的而且流畅的。另外一节课《快乐》的第二阶段,在常规的阅读小书后,老师让幼儿根据书得内容进行续编,幼儿自己说说最快乐的事情,老师根据孩子说的用一首《快乐》的歌,把它唱下来,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最后,我们参观了河北省直机关第六幼儿园。这个幼儿园,跟我们的幼儿园规模差不多,也是坐落在小区内,进入园所内,我们老师都被这个幼儿园的书香气氛所感染,她们幼儿园是让孩子进行绘本阅读,园长在介绍时说,他们经过近十年的摸索与研究,一步步把她们的幼儿园定位为“书香幼儿园”,幼儿园里,随处是书、绘本,在走廊里,班级的主题墙上及与幼儿园的大厅里随处可见,幼儿自制的,老师搜集的,园所提供,让家长不自觉地就会去拿起书看看,会激起家长去书店买回家阅读,幼儿园还专门为家长提供介绍好书,让家长自觉投入到早期阅读中来,。
这次学习,感触颇深,觉得课程安排也很好,既有理论也有实践课程,让自己提高不少,希望领导多组织这样的学习,让我们能吸取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莱克紫荆园 王晓红
2011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