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我园将陆续开展“家长进课堂”、“英语节”、“圣诞节”等系列活动,望您随时关注我园动态,精彩不断。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八大智能
发布人:莱克紫荆园  点击率:705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一、语言智能

语言理论,表达能力强,词量大,会多种语言,善于以文字表达(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适合的工作:作家、编辑、社会学家、人文教师、讲师。 

(一)发展模式:出生的哭啼---口头的呀呀学语---口头表达清楚----书面语言。

(二)主要表现在:

1、相比其他孩子说话时间要早。

2、喜欢听故事、儿歌,喜欢模仿别人说话。

3、喜欢讲话,喜欢与人交谈。

4、喜欢看书。(甚至看不懂也看得津津有味)

(三)促进语言智能发展的方法:

1、多听多念儿歌、童谣、绕口令等文字游戏,增加文字趣味性。         

2 结合实物、图片丰富内容,让孩子认识物体。

(例如:车--汽车--黄色汽车--四个轮子的黄色汽车--四个轮子的黄色玩具汽车)

3多看书文学作品、多听故事、多听磁带。大点的孩子可以培养写读后感的习惯,小的孩子则让他/她简单口头复述,家长需以身示范,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氛围。(好的故事磁带--《故事盒》)多买有益的玩具、书、磁带,少买电动玩具。

4 反复念同一首儿歌听。(一遍一遍的熟悉)

5 引导孩子看卡通片。

但是在陪孩子看电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帮助孩子选择符合孩子看的内容;

2)及时解答孩子看电视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提醒孩子看电视时的距离及正确坐姿;

4)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

5)陪着孩子看电视。

(6)通过游戏来发展孩子语言。尽情地说,想到什么说什么。

(7)防止口吃和口齿不清。

引起口吃和口齿不清主要原因是孩子好模仿,家长要告诉他那是不好的。让孩子慢慢说清楚。

大孩子:

a、应用事件或新闻导引其搜集资料或使用录音机下自己或别人对此事件或新闻的想法。

b、养成写日记习惯且可将写好的作文装订成册成为家庭出版品若有使用网络编辑电子报,效果更好。

c、多背诗词歌赋和名人名句。

d 指定主题,让孩子自编故事,充分挖掘孩子的想象力。  

二、数学逻辑智能

抽象概括、逻辑推理、数字概念强,有计算能力。适合的工作:科学家、律师、计算机专业人员、会计师等。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任何事情会问许多的问题。家长要引导孩子积极去探索、去研究;

2、善于下棋;(在下棋中思维运行)

3、喜欢有关科学的内容;(如水温的变化、软硬度的变化)

4、喜欢数学活动。

在各个阶段孩子所表现的数字能力:

12岁半有计数能力,知道“1表示什么意义;

25岁进行运算,以及混合数学能力;

3)学前期进行心算能力。

培养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 将玩具、物品分类,引导孩子数数;(经常引导孩子唱数)

2 引导孩子做比较;(大小、多少)

3 引导孩子进行排序;(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或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有规律地排序;

4 进行计算活动,如生活中多请他帮忙计算买了多少东西花多少钱;(加法或减法)

5  引导孩子多去观察,家长帮助孩子做记录(如冰在外面溶化的时间和在冰箱内溶化的时间不一样)
     
6)多玩智力游戏如走迷宫。 
    
7)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8)诱导对事件、故事、电影提出想法和批叛。
 
      
9)训练对科学问题展开思维及进行问答。
 
      
10)多看空间立体图,培养空间思维。
 
      
11)多下棋,如围棋。
 

三、空间智能

方向感强,构图、建筑、线条、色彩、形状、空间之间较敏感。适合的工作:建筑师、艺术家、景观设计师等相关工作。 

(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方位概念强;

2          色彩敏感,色彩搭配较好;

3          喜欢迷宫、拼图、积木;

(二)培养的方法:

1          涂鸦,随心所欲地画画(引导在纸上画、引导相互搭配)

2          多看图画、迷宫书;(引导观察两个图片有哪处不一样的地方、图中隐藏的东西躲到哪里去了、进行拼图、多玩积木、模型)

3、阅读时脑中要有影像的呈现可多阅读立体书。

4、常应用积木、拼图、围棋来游戏或训练。

5、培养孩子通过自己看路标、使用指南针、地图等工具自己找路的能力,培养认路或找路的能力。

6、将思维具体化,可应用画图来使人了解你所要表达的。

7、找寻房间中定位或非定位的东西,如:玩藏宝游戏。

8、多看立体作品,比如好的建筑和雕塑。

9、多让孩子接触淘艺、泥塑等艺术活动,鼓励他自己塑造立体的作品。

10、训练孩子对于空间距离的目测能力。 

四、音乐智能 

乐感强、倾听声音和节奏,适合的工作:音乐制作人、歌手、音乐家、词曲创作者等。 

(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喜欢听音乐;

2          能够准确定音;

3          能记住曲调,并能唱出或演奏;

(二)音乐智能的表现时段:

12岁是音乐萌芽阶段;(客意地去制造声音敲击发出声音敲碗、瓶子或琴等)

223岁是音乐完善阶段;

346岁音乐强化阶段(正规培训键盘乐器,锻炼双手和双目协调,可发展两侧大脑,特别左脑发展,尽量不要先学习吹奏型乐器,容易走音。)

4、无伦选择什么乐器,首先要练习试听、试唱。(建议先学习西洋乐器,先识五线谱后识简谱。从难到简单)

5、多让孩子听歌曲或诗词的吟唱。

6、多鼓励孩子唱歌,不要说他唱歌走调。 

7、常聆听古典音乐、大自然的音乐、电影配欣赏。

8、多参与现场演唱会或音乐会。

五、运动智能

       善于支配自己身体的能力。肢体运动智能是通过身体移动和表现在动作中不断学习。运动智能强的儿童在学肢体时透过身体感觉来思考。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 
特质:能运用身体协调做各种运动、表演及塑造。能应用工具、动作灵活、眼手协调良好。 
适合的工作:运动家、雕塑家、舞蹈家或戏剧演员等。 

(一)培养运动智能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玩动作游戏:a、爬行 b、扔沙包 c、子蓝球投掷(准备一个水桶或纸箱)

2、小肌肉的操作:

1)美术活动:拼图、自制小玩具、撕纸、粘帖、画画等

2)玩玩具:积木、积塑玩具、种类要丰富,拼搭积木,拼插积塑玩具、串珠子等(熟识后可按颜色、按规律)

3)学会使用小工具,如孩子用的小木锤、钉子、罗丝钉、剪刀等。

3、家务劳动:

1)让孩子自由地游戏,在家中不要对孩子过多限制;(好的游戏如抛接球)

2)要支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鼓励帮助家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4)反对一味斥责孩子拆组小物件。 

    
5)用竟赛的方式鼓励孩子参与体能活动。 
    
6)多使用肢体语言回答问题。 
       
7)坚持做健身操。 

    
8)舞蹈或运动的参与学习。 
       
9)多参与手工劳动。 

    
10)多欣赏舞蹈、哑剧、歌舞剧等。
 

六、人际的智能:

善解人意、能与人有效交往的能力。人际智能要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在与他人的沟通、合作中学习。  适合的工作:政治家、心理咨询家、企业家或团体领导者等。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喜欢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

2          会很快地适应环境;

3          有组织能力;

4          能够敏感地观察到别人的情绪;

5          不喜欢独处,喜欢参与集体游戏;(这样能够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

(二)与成人交往时表现:

1          能用礼貌用语,表示友好;

2          以恰当的方式吸引成人的注意;

3          遇到困难时向大人寻求帮助;

4          关注他人的感受

(三)与同龄人的交往:

1、共同游戏,避免争执;

2、等候轮到自已的机会;

3、慷慨大方的行为;

4、多提供与同龄孩子交往的机会

培养方式

①教会孩子学会分享,如玩具、食物、想法。 
②告诉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及方法。 
③用非正式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④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⑤碰到独自解决不了的问题学会找他人帮忙。 
⑥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作品或工作。 
⑦多参与团体游戏及活动如童子军、夏令营。 
⑧学会从他人角度去理解问题。 
⑨积极参与团体活动。 
⑩学会组织团体活动,学会聆听他人说话。
 

七、内省智能

   能正确建构自我知觉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价值很敏感、有发展良好

的自我感觉、有直觉能力、会自我激励、懂得设定目标并自我完成。 

   培养内省智能的方法:

    ①对孩子说话要柔软而坚定。

②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和孩子交流一天的生活。

④给予孩子充分的独处空间与反省的时间。

⑤教孩子学会独立,培养顽强的意志力。

⑥选择激励人意志的座右铭来不断的激励自己。

⑦每天养成用三分钟时间来反省自己。

⑧常回忆曾经表现良好、被赞美、成就感的事情。

⑨做好时间的管理计划及情绪调整。

⑩制定未来目标和执行计划。 

八、自然智能

   能识别各种动植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并知道怎样去运用,自然智能强的孩子,生活中的观察力和好奇心都特别的强,长大后往往是从事自然生态保育工作、生物学家、天文学家、兽医等。 

(一)培养自然智能的方法:

1   参照科普读物《不一样的卡培拉》;

2  在生活中上好自然课(拿盒让孩子放上玩具、拿两个杯子倒水)

3 引导孩子观察天气变化 ;(或观察玩影子游戏)

4 引导孩子观察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在家养花草)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5、多观察动物,如:去动物园让孩子说出各种动物的不同之处。

6、假日长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如郊游,实地探索。

7、多阅读自然书籍、多看相关影片。 

8、对自然界动植物多接触了解、收集且分类、分辨。

9、动手培育或养育动植物且记录成长情形。

10、注意生活中周边事物的差异及变化。

   11、动手制作动植物标本。